王智:焦炭价格倒逼or打破库存结构?
据胡庚介绍,齐碳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款纳米孔测序仪QNOME-6410已经完成工程样机的研发,将于2020年初推出最小可行化产品。
7月24日江苏省医保局公布《江苏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组团联盟集中采购公告》,将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和双腔起搏器作为首批谈判产品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官网8月13日披露,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前沿生物)科创板申请获得受理,该公司拟在科创板融资20.01亿元,瑞银证券为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为联席承销商。
同时,该公司自成立以来聚焦长效多肽领域的新药研发,拥有行业先进的长效多肽药物研发实力、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GMP认证的生产设施、中国市场的医学推广团队和海外市场开拓团队,覆盖从创新药物发现、临床前研发和全球临床开发、生产与销售的全产业链,在HIV长效治疗及免疫治疗细分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前沿生物成立于2013年,由三名国家特聘专家DONG XIE(谢东)、CHANGJIN WANG(王昌进)、RONGJIAN LU(陆荣健)共同创立,是中国艾滋病新药的领军企业、国家十三五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药物专项的牵头单位、南京市的培育独角兽企业。本次募投项目拟用于本项目的一期产能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为16,287万元,其中拟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金额13,495万元,投产后预计年产能为250万支。Pre-IPO估值53.96亿元,采用标准五上市招股书披露,前沿生物本次发行上市选择的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五)项规定的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前沿生物拟在科创板募资20亿。
前沿生物2015年至2019年Q1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476.23万元、8355.43万元、9943.77万元及2012.23万元。艾博韦泰在分子结构、多肽序列及化学修饰、作用靶点以及在人体内的分布与代谢上均实现了技术突破,是中国市场唯一获批上市的抗HIV病毒长效注射药,每周给药一次,联合其他抗艾药物治疗可快速、强效抑制病毒并提高免疫能力。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2020年底前逐步统一全国医保高值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探索实施高值医用耗材注册、采购、使用等环节规范编码衔接应用。
建立部门间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强化购销价格信息监测。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底前加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管理。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部门联动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坚持控制医疗费用与规范医疗服务质量并重,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合理制订按病种付费方案,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覆盖范围。
建立高值医用耗材基本医保准入制度,实行高值医用耗材目录管理,健全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增补必要的新技术产品,退出不再适合临床使用的产品。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持续推进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实行医保准入和目录动态调整,逐步实施医保准入价格谈判,建立产品企业报告制度。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以及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做好医保与价格政策的衔接配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改革定力,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协同配合,确保治理高值医用耗材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医保基金和患者按医保支付标准分别支付高值医用耗材费用,引导医疗机构主动降低采购价格。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市场监管总局分别负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参与持续推进完善配套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科学制定高值医用耗材医保支付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四)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严格规范高值医用耗材上市前注册审批流程,加强新产品医保管理与注册审批的有效衔接。
公立医疗机构要建立高值医用耗材配送遴选机制,促进市场合理竞争。五、完善配套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十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医保局2019年底前强化流通管理。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推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通过优化制度、完善政策、创新方式,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全流程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和医疗服务执业环境,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值医用耗材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高值医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公立医疗机构党组织要将预防和惩治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使用中的腐败问题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承担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对高风险科室、岗位及人员严格监督管理的工作制度。探索推进医疗机构相关从业人员职业体系和专业化队伍建设。完善高值医用耗材使用院内点评机制和异常使用预警机制,开展对医务人员单一品牌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单台手术高值医用耗材用量情况监测分析,对出现异常使用情况的要及时约谈相关医务人员,监测分析结果与其绩效考核挂钩。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比价关系,促进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在医疗总收入中的比例,为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通过两票制等方式减少高值医用耗材流通环节,推动购销行为公开透明。完善医保智能审核信息系统建设,加强高值医用耗材大数据分析,对高值医用耗材使用频次高和费用大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重点监控、重点稽核、定期通报并向社会公开。
结合医保基金支付能力、患者承受能力、分类集中采购情况、高值医用耗材实际市场交易价格等因素,充分考虑公立医疗机构正常运行,研究制定医保支付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公立医疗机构因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适当补助、做好同医保支付衔接等方式妥善解决。公立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高值医用耗材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方案》指出,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建立高值医用耗材院内准入遴选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底前完善医疗机构自我管理。将高值医用耗材相关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记录、公示和预警,强化履约管理。
加强涉及高值医用耗材的手术管理,规范临床技术指导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持续推进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完善质量管理,严格上市前注册审批,建立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和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终身负责制。(八)加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管理。
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底前建立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监测和集中采购管理平台,加强统计分析,做好与医保支付审核平台的互联互通。逐步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医保准入价格谈判,实现以量换价。
明确高值医用耗材管理科室,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公立医疗机构要通过分类集中采购、加强成本核算、规范合理使用等方式降低成本,实现良性平稳运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解读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努力营造改革的良好氛围。建立高值医用耗材医保评估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推进部门联动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高医疗器械注册技术要求,推动高值医用耗材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
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鼓励地方结合实际,重点围绕分类集中采购、强化流通管理、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服务等方面,探索有效做法和模式,及时总结推广。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2020年6月底前出台准入管理办法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鼓励高值医用耗材创新发展,支持医用耗材研发生产,加快高新技术型高值医用耗材注册审批,推进市场公平竞争。